
沥青路面坑槽修补质量的好与坏,除了与修补材料的性能有很大关系外,还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坑槽修补的工艺过程、工艺要求是否合理、正确。好的、精细的修补工艺,会使坑槽修补的寿命得到很大的提高,对于坑槽修补工艺的确定,通常是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的。沥青路面坑槽修补的施工工艺主要针对坑洞、局部网裂、龟裂等病害的修补和加强,以及对局部沉陷、拥包、滑移裂缝等病害的修补。结合国内外现有的坑槽修补工艺,本文按长期性修补要求,将坑槽修补的主要施工工艺过程归纳为以下六大步:
(1)坑槽的成型;
(2)坑槽的清理和干燥;
(3)涂粘结层;
(4)修补材料的准备和摊铺;
(5)坑槽的压实;
(6)封边修整工作。
1坑槽的成型
哈尔滨公路工程在对沥青路面局部破损修补前,应将破损处开槽成型。首先确定路面破损部分的深度和边界,按“圆洞方补”原则,划出大致与路面中心线(即行车方向)垂直或平行的开槽修补轮廓线(长方形或正方形),每边至少应进入完好路面300mm(即挖去路面破碎、松散的旧料直至坚实部分),并沿划好的修补轮廓线开挖坑槽,要求成型的坑槽壁应尽可能与路平面保持垂直,坑槽底部平整、坚实,最后再将挖掉的旧料刨出坑槽。
特殊路段沥青路面抗滑性能修复体量比较小,施工难度较大、耐久性要求高,且不宜对原有路面结构造成较大的影响,以免造成浪费[7-8]。鉴于此,本文提出一种专门修复特殊路段沥青路面抗滑性能且可常温施工的薄层结构(5mm~6mm)。基于室内研发成果与依托工程应用实践,分析总结抗滑薄层材料技术特点、关键施工工艺与流程,并进行工程应用与质量检测评价,这一结果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可供同类工程参考。